还有‘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这里白马是为鲧,说明他又叫鲧又叫白马,倾向于鲧是真名,白马是他图腾。
所以,颛顼也可以是这位黑帝氏族图腾,
觉得这是这两个氏族图腾、国名……高举操蛇巨人图腾夸父国,高举翼龙图腾应龙国。
类似情况还有很多,举个前面讲过例子,《大荒南经》:驩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杨是食。有驩头之国。
这里以前说过,感觉像是描绘企鹅。最后也明确写,‘有驩头之国’。
也就是说,这明确是在描述个‘国’名字,那时候国,可不是现在国家意思,更多是指个地区或氏族部落。这个习惯,直到后世都还有。
比如大汉州郡行政划分中,兖州就有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这四个‘国’,实则与郡同级。冀州也有赵国和中山国,豫州也有梁国、沛国……这种情况直到宋朝才彻底消失。
凡是写具体帝号段落,都意味着,写这段文字人,所处时代中,那位帝已经死……
们看山海经,经常看到有些话,就只写‘帝’,这让很多学者根本搞不清楚,这指得是谁……那多帝,你这写是那位帝啊?
另外,帝颛顼这个颛顼,不定是颛顼名字,它古汉语象形文义里,颛是指体面高贵人,顼指头戴玉冠。
所以颛顼意思,就是头戴玉冠尊贵之人。
主流学术界,认为这是颛顼谥号。因为颛顼二字,若以谥号而论话,是专正于天道者含义,是非常褒义称呼。
黄帝是建都有熊国,因为有熊是那块地方名字,那块地方有很多熊……后羿是有穷国君,因为‘穷’是他图腾,在蓝白社正文里写,穷就是弓意思。
诸如此类例子,数不胜数,有虞、有夏、有莘……类似名字太多。
这是当时文化习惯,而更倾向于,这其实在描述那个国,或者那个地区氏族吉祥物、特产,也就是图腾物。
有熊国,同时也代表着这个氏族部落有很多熊。有穷国图腾,是弧形弓,因为他们擅长造弓。
那‘有驩头之国’,它图腾就是企鹅。
但是,寻思这难道不能是名字吗?父母有文化,给名字取得好听点不行吗?就算叫日天谁能管?
另外,还有第三种可能,颛顼是其自身氏族图腾。
《山海经》中有时候称呼个名字,未必是指个人,有可能是称号,甚至有可能是其国名,或图腾!
就比如第篇写夸父和应龙,就认为,夸父指代个氏族,应龙也是。并非单独某个人。
夸父是巨人意思,应龙是长翅膀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