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里百姓,不是指平头老百姓意思,现在词义早就变。
百姓在五帝时期,就是指所有‘有姓者’。比如姓姬,姓姒,姓姜……黄帝打破九黎部落‘黎民’制度,建立百姓制度,自己族人、后代分封到各处,并且封他们全新姓。
初期大概十四个吧,统称百姓。不是这十四个姓,不算百姓,哪怕你有别姓。
后期姓越来越多,但都是各种帝子嗣分封。
其实,是阶级洗牌。本来蚩尤统治制度,是所有人都是‘黎民’,也就是‘黑头人’,‘黔首’意思。可以理解为所有人都姓黎,氏族间只有细微区别,从部落名就看得出来:黎贪、黎
虽然不算什证据,但可以感性地认为,这样古老先贤,写下那段话,可信度极高,乃是山海经中最原稿文字。
这个逻辑很好理解吧。
而基于这个逻辑,们又可以划分另外两种情况。
那就是直呼‘颛顼’二字,与尊称‘帝颛顼’,有没有可能在描述两个概念。
比如《大荒北经》: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百姓,食肉。
或者说黑帝氏族这里特产尊贵玉冠。或者他就是给自己直属势力,或者说直接统领家族势力取名为:尊贵玉冠之国。
有人可能就说:“你有什根据呢?”
因为们是在解读山海经,所以只能拿出原文《大荒南经》:“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
这里明确写,有国!有国!有国!
所以颛顼是个国名,而非单纯个人姓名。
这里记述者,就直呼‘颛顼’二字。
而们前面发海内经原文,记述者尊称‘帝颛顼’。
前者直呼颛顼,可以认为他其实指不是黑帝,而是指颛顼国。
生,不定是生孩子意思,如果这两个名词是氏族、图腾、国名话,那就应该取衍生之意。
也就是翻译成,颛顼之国,衍生出驩头之国。驩头之国又衍生出苗民之国。苗民百姓,食肉。
不过虽然不是姓名,可根据古代习惯,却是可以当做人名称呼来用。比如可以对任何名夸父氏人叫夸父,用地名称呼人,或用其图腾称呼人,这个习惯不仅在山海经,也在先秦大量古籍中出现。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称呼某个人:湾湾。
总之颛顼本意是指国,可通常也指个人,酋长代表整个部落是常态。
三种说法,你们智者见智吧。
回归正题,认为写下‘帝颛顼’这句话山海经作者,大概是颛顼已经死时代人。
而写下‘帝’,却不写到底哪个帝人,们可以直接认为,记述者乃是上古,夏朝还没有建立时,五帝时代人。他正处于某位帝还活着,某帝还在位时期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