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关税确实会造成国将不国,只能最终取消这想法。为不见外国人,他只好继续作战,最后导致北京被占,自己北逃。
宁可国家经济崩溃,也要保住皇帝面子,咸丰皇帝这个构想典型地体现出传统外交对“面子”热爱。
曾国藩对这思路却坚决反对。曾国藩通过近代外交经验教训,形成个观点。李鸿章在给曾国藩写神道碑中总结曾国藩外交思想说:“其争彼之虚仪者许之,其夺吾民之生计者勿许。”(64)也就是说,面子上礼仪上事,可以让步。那些关系国计民生,不能让步。
用曾国藩奏折中话具体地说:
大抵洋人之在泰西,数百年来互相吞并,无非夺彼国商民之利,然后此国可以得志。其来中国也,广设埔头,贩运百货,亦欲逞彼朘削之诡谋,隘商民之生计。……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民之附和洋人者行之,亦以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中国之王大臣为中国之百姓请命,不患无词置辩,甚至因此而致决裂。而以救民生而动兵,并非争虚仪而开衅。上可以对天地列圣,下可以对薄海苍生,中无所惧,后无可悔也。
至请觐、遣使、开拓传教三事,臣派员赍京册内,皆未议及。伏查康熙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召见俄人尼果赉等,其时仪节无可深考,然当日与俄罗斯议界、通市,实系以敌国之礼待之,与以属藩之礼待高丽者迥不相同。道光、咸丰以来,待英、法、米三国,皆仿康熙待俄国之例,视同敌体。盖圣朝修德柔远,本不欲胥七万里之外洋而悉臣服之也。拟请俟皇上亲政以后,准其入觐。其仪节临时酌定,既为敌国使臣,不必强以所难,庶可昭坦白而示优容。
遣使节,中外既已通好,彼此往来,亦属常事。论者或恐使臣之辱命,或惮费用之浩繁,此皆过虑之词。(65)
也就是说,和外国人谈判时,要力争商业利益,保护国民生计。至于公使驻京之类事情,尽可同意,因为于中国实利无损。当初康熙年间,接待俄罗斯使臣,具体礼仪如何没有记载,但是与俄罗斯谈判边界等事,显然是两个平等政治实体之间行为。现在时势变异,更不可能指望欧美诸国甘当们藩属,因此应该以平等地位对待他们。
曾国藩关于外交另句名言是“大事苦争,小事放松”。对外关系应该着眼于大局,在有关国计民生地方要拼死相争,但是不应该在入不入城之类小事上纠缠。所谓:“鄙意办理洋务,小事不妨放松,大事之必不可从者乃可出死力与之苦争。”(66)“凡与洋人交际,小事可许者,宜示以宽大平恕,大事不可许者,宜始终严执力争。若小事处处争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