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白板前老头言不发,继续在拿着记号笔唰唰唰地写着。
会场内鸦雀无声。
不只是陆舟听很认真,就连其它到大佬们也听很认真地在看。
术业有专攻,即便是大佬,也不可能在瞬间就深入到别人领域中。所以般报告会上论文,都会在会议官网上提前放出,供人预习,将准备
至于为什,这涉及到个逻辑数学中很有趣问题。用初等数学难以描述,但用描述性语言来解释话,就是“任意大于9奇数与奇素数之和”所组成集合,与“任何偶数”这集合不等价,且交集中所有元素无限多,亦不可穷举证明。
其实抽象来看,无论是圆法“偶数集合”还是筛法“1+1形式”,大家都是半斤八两,都差最后临门脚。
这个距离可能是隔着条河,也可能是两山对望。
简短开场白之后,赫尔夫戈特也不废话,在白板上写下行算式。
【……当2||N,有r3(N)=1/2n(N平方/N立方)∏(1-1/(p-1)平方)∏(1+1/(p-1)平方),(1+O(1))】
圆法全称为“哈代·李特伍德圆法”,不但是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工具,更是解析数论中常备用到重要工具。
而关于这个工具发明,并非是在哥德巴赫问题上。现在数学界普遍认为观点是,这概念是哈代在与拉马努金研究“整数拆分渐近分析”问题中最先出现,而后在哈代与李特伍德合作研究华林问题时,被补充完整。
如今,作为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工具,这项工具已经被后世数学家发扬光大。
比如站在讲台上赫尔夫戈特,便是当今数论界中,圆法理论大牛。
“……哥德巴赫猜想内涵为任意大于2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们姑且称之为猜想A。”
看到这行算式瞬间,陆舟眼睛微微亮。
这行表达式倒不是老先生随手乱写,正是哈代与李特伍德这两位数论界大佬,在1922年那篇论文中提出众多表达式之!
在研究孪生素数猜想时候,陆舟正好查阅过那篇文献,甚至对其中部分结论进行过引用。
也正是因此,他对这个可以说是印象深刻。
看来这报告会,有点意思啊。
“……由于奇数减去奇素数是个偶数,猜想A认为任何偶数都等于两个素数之和,故而用猜想A可得推论猜想B,任意大于9奇数都可以写成三个奇素数之和。”
开场白说到这里,赫尔夫戈特顿顿,继续说。
“而所讲述‘圆法’,便是证明其哥德巴赫猜想弱猜想,即猜想B!”
猜想A成立,猜想B定成立。
但反过来,却不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