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此类,不而足。
不过,这儿得为咱们老朋友约翰说两句公道话。在这场群魔乱舞中,依然看得见他盘坐在柱头上,就跟角帆上见习水手似。他狂舞乱摆,那股子癫狂劲儿叫人难以置信。他嘴巴张得大大,发出种耳朵听不见声音,倒不是因为人声嘈杂盖过它,再嘈杂也不行,而是他那个声音大概已经超过可闻尖锐声极限:按照索伏说法是万二千次振动,按照比奥说法是八千。(125)
(125)索伏和比奥都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
至于
“根本不行!”
“换个!”
“姬埃麦特·莫惹比,你瞧那个牛头,只差长角哩。你可别要他当老公!”
“又来个!”
“教皇肚子!这算什怪相?”
,“皱得像帝国轻骑兵靴子”是句反语。
(119)法语里称不可抑制哄堂大笑为“荷马式笑”,据说荷马是那样描写奥林匹亚山众神笑声。
(120)别西卜,犹太传说中鬼王。《马太福音》第十章:“人既骂家主是别西卜,何况他家人呢?”
(121)日耳曼·皮隆(1537—1590),法国雕塑家。
(122)狂欢节,即谢肉节,在大斋节前三天举行,可以在这天尽情狂欢。这天在威尼斯广场上举行化装舞会(假面舞会)是最著名,大仲马等等作品中都有描写。
“嚯——拉——赫!这是弄虚作假!你拿出你自己本相就行!”
“该死娘儿们佩瑞特·卡勒博特!她可真做得出来!”
“妙呀!妙呀!”
“要闷死!”
“瞧这个,耳朵都伸不出来!”
狂欢越来越弗兰德尔式。即使特尼埃(123)来描绘,也只能给予不完整印象。请诸位想象下:在酒神节进行萨尔瓦多·罗莎(124)所画战役。什学生,什御使,什市民,什男人,什女人,尽都消失;克洛班·特鲁伊甫,吉勒·勒科钮,玛丽·加特尔利弗,罗班·普斯潘,统统不见。切都消融在举世放纵浪荡之中。大厅完全化作座无耻嬉戏大熔炉,其中每张口都狂呼乱喊,每双眼睛都电光闪闪,每张脸都丑态百出,每个人都扭捏作态。切都在喊叫,在咆哮。个接个从窗口探出来龇牙咧嘴鬼脸,每增加个,就是支投入炉火中柴禾。从这沸腾人群中间,好似蒸气不断从炉中升腾,逸散出尖锐、锐利、凄厉、嘶嘶声音,交织成蚊蚋振翅嗡嗡营营。
(123)特尼埃,16世纪弗兰德尔画家。
(124)萨尔瓦多·罗莎(1615—1673),意大利画家。
“嚯!天杀!”
“你看那张脸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