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与河西走廊百姓避乱在此,中原汉晋文化在敦煌与河西走廊得以保存和延续。敦煌地区曾经有批著名儒家学者,他们设馆讲学,著书立说。与此同时,敦煌又是西行求法与东来传教佛教僧人必经之地,佛教在此得以发展。此后,北魏宗室东阳王元荣、北周贵族建平公于义先后出任瓜州(敦煌)刺史,信奉佛教,莫高窟开窟造像活动逐渐发展兴盛起来。
北魏时期,敦煌度被当作屯兵基地,后来北魏分裂,这期间敦煌又发生过叛乱,敦煌又归属西魏。北周取代西魏后,敦煌再次处于消极防守突厥、吐谷浑局面。直到隋代,隋炀帝出兵击破吐谷浑,西突厥被迫投降之后,敦煌才得到安宁,丝绸之路也再次得以畅通。隋文帝和隋炀帝倡导佛教,令天下各州建造舍利塔,瓜州也在崇教寺(莫高窟)起塔,宫廷写经也传至敦煌。短暂隋代,在敦煌大兴开窟之风。
唐王朝前期遏制对西域威胁最大西突厥进犯,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和安西四镇。为加强军事防卫,在敦煌和河西走廊设立豆卢军、墨离军、玉门军、赤水军、建康军等河西十军,使敦煌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丝绸之路全线畅通,出现“伊吾之西,波斯以东,朝贡不绝,商旅相继”局面。敦煌石窟营造达到极盛,敦煌文化进步融汇来自中原汉文化,以及来自印度、西亚、中亚文化。这时,敦煌再次成为中原王朝边防重镇,中西文化交流、绿洲农业发展、佛教及佛教艺术及道教发展,都达到空前水平。
敦煌兴衰与朝政兴衰密切相关。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乱,西北边防削弱,吐蕃趁机攻唐,贞元二年(786)时候控制敦煌,自此敦煌进入吐蕃统治时期。这就是为什们现在可以看到莫高窟有藏传佛教壁画内容。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经济发展虽然受到很大影响,但因为文成公主进藏传播佛教,所以吐蕃信奉和扶持佛教,佛教在这个时期依然得到很好发展。敦煌地区寺院僧侣数量众多,寺院还招收俗家弟子,在寺庙里教授佛学和儒家经典。
到会昌二年(842),吐蕃内乱,沙州大族张议潮率军在咸通二年(861)攻克吐蕃控制凉州。张议潮东征西讨,收复大量唐朝失地,驱逐吐蕃统治者,结束吐蕃长达六十年统治,开始归义军长达两百多年统治时期。
北宋景祐三年(1036)和南宋宝庆三年(1227),敦煌先后为党项羌和蒙古占领。西夏和元蒙统治者也笃信佛教,敦煌莫高窟作为佛教要地,依然受到重视,仍有建窟活动。但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陆上丝绸之路衰落、元蒙疆域扩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