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个空白,结出个又个硕果。
“莫高精神”杰出典范
敦煌研究院每个人都知道“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莫高精神”,段文杰先生就是“莫高精神”杰出榜样。
段文杰先生青年时代于重庆国立艺专求学五年,主攻国画,得到吕凤子、陈之佛、傅抱石、李可染、黎雄才、潘天寿、林风眠等名师真传和指导。
20世纪40年代,他被张大千在重庆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深深地吸引,决心毕业后就去敦煌睹敦煌艺术风采。不料,他到敦煌就沉醉在敦煌壁画艺术海洋,从此再没有离开念头。莫高窟像磁铁样把他吸引住。
段先生经历20世纪40年代初创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50年代初改名敦煌文物研究所、80年代扩建敦煌研究院等各个时期。他将生奉献给敦煌,为敦煌艺术临摹和研究,为推动敦煌学研究前进,为促进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和弘扬各项事业发展,为铸就“莫高精神”,做出重大贡献。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多数艺术家都选择东返回家,唯有段先生和其他几位青年学子追随常书鸿所长西去敦煌。1947年和1948年,段文杰刚到不久,还与其他同事起对莫高窟整体进行次编号和内容调查。迄今为止,他们当时所做洞窟编号被认为是最完整和最科学。段先生长期生活在天府之国四川,来到荒漠戈壁,其生活反差之大可想而知。当时敦煌生活和工作条件都极其艰苦。戈壁沙漠,风沙弥漫,冬天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却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他们当时住在破庙里,无水无电,物质贫乏。因为太冷,早上出被窝时眉毛胡子都会结霜。
50年代,段先生成重点批斗对象,虽然没有“戴上帽子”,却被降六级工资,株连妻子也丢工作。白天让他进洞临摹,晚上罚他参加重体力劳动。他就是在这段时期完成第217窟《西方净土变》临摹。1958—1959年,段先生和其他几位老先生整天都在劳动。农业劳动是艰苦,最艰苦是他们被安排去石窟加固工程,搬大石头。平时还要每天清洁厕所,冬天厕所粪便结冰,还得用铁锹甚至钢钎清理。这样重体力劳动直持续到1963年,省里派来工作组进行调查,对段先生问题做平反处理,恢复他职务和工资。
在极不公正境遇之下,段先生遭受着精神和生活双重压力。但他凭着坚忍性格和无私胸怀,始终没有倒下,仍坚持自己热爱临摹。他说自己只要进洞,就会全然忘记烦恼,内心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