砝码,而是用种正念心态去面对当下,用乐观心态去构建未来,这种人往往无论取得什结果,内心都是幸福。比如天赐父子和薇薇母女,他们能时刻地感知到生活中美好和善意,所以他们对看似绝望未来依然心怀乐观。直到现在,即便天赐和薇薇都全盲,仍然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幸福和乐观气息。所以幸福不是外部给予,而是内心发起。
幸福是什,觉得就是从内心涌出来对现状满足,但要做到这点真太难。有句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理,认为没有对比也就没有幸福。太多人总是会用他人标准来要求自己,有钱,还要更有钱,有名,还要更有名,这种不满足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焦虑和挫败。
实则,们国家大多数人所拥有——有干净水喝,有安全居所,不挨饿受冻——已经比全球半人要幸运。《老子》里曾言:“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而学会知足是种思想境界,如果能身体力行地去帮助些境况不如自己人,这种付出往往也是种回馈。因为对比,更能珍惜自己所拥有;因为付出,更能体会到自己价值:这何尝不是种幸福呢。
李润说,你说这些道理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只是现代中国人,大多数都已过之前物质需求时期,到精神追求时代。们上辈人经历战乱、饥荒,所以吃饱穿暖、有钱有事业、安稳过生就是他们最大追求。这代人在延续这种价值观路上越发迷茫,他们发现拥有物质,但并没有到达他们幸福彼岸。
也承认,接触患者中,有很多豪门显贵人,拥有着别人羡慕条件,但其实他们并不幸福。也经常看到些名校学子或者事业有成职场精英突然轻生新闻。确实,物质并不能完全实现幸福,它只是个基层需求,而幸福更多是需要从自己信仰里找寻。这是种自己坚信并能从中获得力量信念。比如,有些人把爱当作信仰,在爱和被爱中他就能获得幸福;有些人把爱好当作信仰,在全身心投入爱好中时,不计较回报也能获得幸福;像,把医学当作信仰,在钻研和实践过程中能感受到充实与满足,这也是幸福。
们这代人,最重要是要找到信仰,只有信仰能让人活得更加有目标感和价值感,它是迷失时远方灯塔,也是痛苦时种安慰。当个人有信仰,物质就会变得更加有意义、有价值,而不只是唯寻求目标。
如何能实现幸福,其实也没有准确答案。只是觉得对幸福太过狭隘定义,往往是不幸原因。很多人认为,幸福就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