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经常拿家庭比国家。他教弟子,第课是孝悌,孝顺父母,服从兄长,“弟子入则孝,出则悌”22。他说,在家里伺候父母,和当官伺候国君、上级,是个道理。孝悌,是孔子学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路。
可以说,从人性层面,孔子“仁”已经认可所有人在情感、价值方面都是平等,这推论下去,就会是人人平等社会理念。但孔子又认为,人理智和道德水准有差别,他觉得这代表贵族和百姓差别,所以希望阶级划分依旧存在下去。
好像有点矛盾?但也正常。任何种试图指导社会思想或者宗教,都会有点自相矛盾地方,因为社会本身太复杂。
孔子亲历农民(农奴)和贵族两种身份、两种生活,这是春秋时期般人难有经历。所以他对两者都有点理解和同情,希望做个沟通纽带,两者之间调停人。这是乐观立场。但搞不好话,他会两头不讨好,两面不是人。贵族社会难以真正接纳他,追求全面平等人又会批判他。
仁道理说起来简单,但真做起来,就没有止境。因为它不像宗教戒律,哪些事情不能干,二三四写得很清楚,照着做也不难,标准明确。但“仁”就不行,它是活、动态,你接触每个人,个性、爱好和道德观念可能都不样,要在这些“变数”里面掌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当然不那容易。
而且还有个问题,就是“己之所欲”,是不是定要“施于人”?自己喜欢,是不是定要和别人分享?有些宗教或意识形态信徒就有这理念,觉得这东西太好,是唯正确,定要跟你分享才行;跟你说你还不信,那你就是异端……孔子“仁”也处理不这种具体问题。
所以孔子从来不说谁能完全贯彻“仁”。他首先说:不是圣人、仁人。他最喜欢学生是颜回(字子渊),最勤奋、刻苦,物质欲望最低,孔子也只是说,颜回能够坚持三个月不违背“仁”原则。19言下之意,超过三个月,也难免做不到。
至于其他学生,他就根本不拿“仁”来评价。比如孔子晚年时,个大贵族问他:子路仁吗?孔子说:不知道,他管理国家财政和军事倒还可以,仁就不好说。这位大贵族接着又问:那冉有仁吗?孔子说:冉有给大贵族当个家臣,能干得很好,是不是仁就不知道。这位又问:公西赤仁吗?孔子说:公西赤搞外交工作很拿手,仁也不好说。20
还有学生拿当时著名政治人物问孔子:这些人“仁”吗?孔子说:他们这种可以叫“忠”,可以叫“清”,但是不是“仁”,还真不知道。21
说到做不到“孝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