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纺织品霸业最终毁在什手里?
长期来看,英格兰工业g,m即是凶手。
1498年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VascodaGama)抵达印度卡利卡特(Calicut)时,找到些北非穆斯林充当通译。那些穆斯林在该城已待段时间,懂得当地风土民情。传说他们把他带到旁,告诉他他所准备送给该港*员礼物贻笑大方,还说下次最好带金子去。达伽马问去哪里弄来金子,他们答道,去东非沿海地区基卢瓦(Kilwa)王国,且提醒他带古吉拉特(印度西北部纺织业中心)所产纺织品去换金子。
当然,不久之后,欧洲人在拉丁美洲发现比基卢瓦所产还更多大量贵金属。达伽马远航个世纪后,荷兰人抵达摩鹿加群岛(今印尼境内),欲拿在美洲所掠夺东西购买香料,却吃闭门羹。当地贵族和商人希望他们拿东印度科罗曼德尔(Coromandel)纺织品买香料;不久,荷属东印度公司就体认到,必须在科罗曼德尔设商站,以便收购东南亚货物。那之后两百年里(直到1800年),欧洲列强发现用印度纺织品购买非洲奴隶,较受奴隶贩子青睐。以1775、1778这两年(现存法国奴隶买卖记录完整年份)来说,法国商人用以换取奴隶货物里,超过半是印度纺织品;有位法国人以懊丧语气记述道,加勒比海地区说法语甘蔗园主,经过施压,会同意用法国货换取他们糖,非洲贸易商却不吃这套,坚持要法国人拿上等货品来换。英国人在非洲遭遇类似,直到该世纪快结束时,英国工匠终于开始制造真假难辨孟加拉、科罗曼德尔织物仿冒品,情形才改观。(高中教科书里以美国人为中心叙述,通常告诉们那是由“糖蜜、朗姆酒、奴隶”所构成三角贸易,但欧美那些有害货品,其实远不如高级织物、家具之类产品,能让非洲部落酋长看得上眼:英格兰人用以换取奴隶货物中,酒只占约4%,枪占约5%。)
当时,在世界许多地方,印度纺织品比货币还管用。它们也大概是史上最早行销全球工业产品。上等印度织物销路,不只及于东南亚、非洲,18世纪时,它们把奥斯曼帝国大部分丝织业逼到绝境,征服波斯,拿下大块欧洲市场;事实上,要不是1697年斯皮塔菲尔德(Spitalfield)织工,bao动后,英格兰对各级印度纺织品采取严格配额和高关税政策,上等印度织物说不定已横扫英格兰织造业。(《鲁滨孙漂流记》书,如今常被视作自由贸易宣言,且反映日益壮大之英格兰商人阶级集体精神,但该小说作者笛福,就在这时为保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