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串*员都屡屡弹劾章惇长期把持大权、“包藏阴谋”。1100年九月初八,徽宗终于接受章惇致仕请求。数月之后,1100年二月,六十七岁章惇被贬至岭南。[83]
章惇离开后,陈瓘现在将目标放在向太后及其亲戚身上。1100年九月十五日,陈瓘呈上份奏疏,批评向太后亲戚,并指责向太后并没有真正地还政,太后非常难过,拒绝进食。徽宗安慰她,说要贬斥陈瓘。但太后还是没有消气,她身边人建议说,只有把蔡京任命为宰执,才能让太后安心。徽宗没有采纳这项建议,但第二天陈瓘就被贬到地方任职。[84]徽宗对陈瓘说,自己不会让他在外地太久,还派人给他送去百两黄金作为开销。但这次降职并没有阻止陈瓘继续向徽宗递呈奏疏,其中份是关于蔡京与向太后亲戚间友谊,坚持指责向太后贪恋权力。[85]
最后位被贬重要改革派是蔡京。1100年十月三日,徽宗将蔡京贬逐出京师担任地方官。曾布对徽宗说,全国上下都盼望罢免蔡京,但自从自己之前行动惹恼向太后,对此事就直没敢开口再提。[86]随后,在1100年十月初九,曾布被擢升为次相,职位仅次于当时首相韩忠彦。据《宋史·曾布传》,他位于韩忠彦之下时,事实上更强硬些,很多重大举措都是由他来定夺。他认为,改革派与保守派都有缺点,因此主张徽宗应尽力化解两派敌对情绪。本着这精神,徽宗将第个年号定为“建中靖国”。任命*员中两派都有。1100年十月二十六日份诏书强调徽宗不偏不倚:“朕于为政取人,无彼时此时之间(即元祐和绍圣),斟酌可否,举措损益,惟时之宜;旌别忠邪,用舍进退,惟义所在。”[87]但并非所有人都赞成皇帝这个想法。言事官任伯雨表示反对:“自古未有君子小人杂然并进可以致治者。盖君子易退,小人难退,二者并用,终于君子尽去,小人独留。”[88]
徽宗用这长时间才贬逐章惇和蔡卞,其中个原因是:作为名刚继位皇帝,如果操之过急地驱逐效忠先帝大臣,会被认为对先帝不敬。如果是常见子承父位,他孝道就会受到质疑。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子张》特别提到父亲大臣:“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只要哲宗还没有入葬,人们对徽宗期望就是不要急于将自己与先帝区别开,也不要改变朝廷方向。
哲宗葬礼
皇帝葬礼是件大事,要花费很多人力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