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观点,学界也不乏质疑声音。这里涉及正当防卫证明责任问题。证明责任般可分为提出责任与说服责任。前者指刑事诉讼当事人提出证据使自己主张成为争议点责任,后者则指主张方提出证据说服审判者自己主张为真责任。法律问题不可能像数学公式那精准。
当前,关于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和标准在世界范围都存在争议:
第种是犯罪构成标准。这种标准认为控辩双方都应承担提出责任与说服责任。这种标准主要盛行
而成为荣耀。司法活动不是电脑运算,必须考虑民众道德情感行为,唯此才能保证司法公信力。
刑法合理性不是来自形而上学推理,而是来自它所服务道德观念。如果法律过于刚性,司法作用不是让它更加刚硬,而是要用道德润滑剂让法律柔软,满足民众常情常感。
这里,想援引英国刑法学家詹姆斯·斯蒂芬在《自由·平等·博爱》书话:“在任何情况下,立法都要适应国当时道德水准。如果社会没有毫不含糊地普遍谴责某事,那你不可能对它进行惩罚,不然必会‘引起严重虚伪和公愤’”。
[35]唐波涛:“冷水滩区胡某某伤人案提级由永州市公安局重新调查”,永州新闻网,2020-08-26。
[36]汉斯·韦尔策尔(HansWelzel,1904.3.25—1977.5.5),德国刑法学家和法哲学家。曾参与《德国刑法典》修订。代表著作有《论目行为论》《自然法与实质正义》等。
优势证据与合理怀疑:锤杀案中证明难题
2020年12月,重庆女子刘某会凌晨锤杀丈夫案引发讨论。
检方指控,2020年7月8日23时至9日凌晨3时许,重庆梁平区45岁女子刘某会再婚丈夫蒋某银欲性侵其女儿龙某,被刘某会制止。刘某会遭蒋某银殴打。4时许,刘某会持铁锤多次击打俯卧在床上蒋某银,致其死亡。刘某会被诉故意杀人。[37]
“该女子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成为庭审焦点。而问题关键在于,死者蒋某银在案发当时是否已经睡着?如果还未入睡,不法侵害就仍然处于正在进行中,刘某会行为就可能论以特殊防卫,不构成犯罪。但如果蒋某银已经睡着,那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刘某会行为可能就属于事后防卫。
当然,事后防卫并不必然属于故意杀人,如果出现认识错误,属于假想防卫,也可能以过失或意外事件论处。控辩双方对于死者是否睡着争辩不休,有学者认为如果公诉方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死者蒋某银在案发当时已睡着,即不法侵害确实已经结束,就应作出有利于被告人认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